距离电影《731》7月31日的院线上映仅剩不到两周时间,然而,官方媒体账号依旧没有任何动静。宣传活动没有开展,预售也未启动,更别提点映了。如今,这部电影是否能按时上映,似乎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。不过,如果它真的如期上映,毫无疑问,它将成为这个暑期档的一大票房黑马。
为什么我这么看好这部电影?原因其实很简单,它是基于历史真实事件的、大尺度的惊悚片。而这个类型正好填补了院线电影市场中一个巨大的空缺。在过去的二十年里,国内院线几乎没有出现过“特别能看”的惊悚片。十年前,虽然有不少悬疑推理类的惊悚片涌现出来,这些影片大多围绕一群人在封闭环境中逐渐死去、展开调查真凶等情节进行,但整体而言,这些影片的效果并未能真正抓住观众的心。像林心如主演的《京城81号》、以及《绣花鞋》之类的影片,票房不错,但依然没能打破这个市场的瓶颈。
这些年,院线惊悚片普遍存在一个问题,那就是它们过于依赖视觉的“吓人”效果,未能深入到现实的层面。真正能带来惊悚感的,是影迷与影片之间达成的共识:我讲的都是真的,你得相信我讲的都是真的,只有这样,影片才能真正起到惊悚的效果。由于许多影片未能与现实挂钩,因此它们往往无法真正带给观众震撼感。
展开剩余73%这时,像《731》这样基于历史事实的影片便迎刃而上,为惊悚片提供了现实与恐惧结合的契机。电影中的“731部队”是几代中国人的“黑暗记忆”,更是许多人童年的噩梦。对于80后、90后的观众来说,他们中许多人在小时候都看过《黑太阳731》,这部影片及其续集曾经让无数影迷感到心惊胆战。这样的作品正是利用现实历史,带来了强烈的惊悚氛围。现实的残酷与血腥,使得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不禁背后发凉。
虽然可能有观众会表示,既然看了会感到不寒而栗,那干脆不看了。但事实上,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。大尺度的惊悚片实际上填补了院线市场上的空白,同时也迎合了巨大的市场需求。就像辣椒有辣味,虽然它刺激人味蕾,但依然有很多人热衷于食用。同样,恐怖屋让人尖叫不已,却依然吸引着一群人不断去挑战自己的极限。对许多影迷来说,惊悚片正是寻求刺激的一种方式。
影院中的刺激有多种形式,比如那些充斥着特效的爆米花大片,它们通过震撼的视觉效果来刺激观众的眼球,这种刺激显然属于比较浅显的层次。过去二十年,观众已经在视觉刺激中逐渐产生了疲劳感,许多好莱坞大片因此票房失利。而《731》这类挂载现实的惊悚片,提供的是更深层次的刺激,它不仅是视觉的冲击,更是对人性黑暗面的深刻揭示。它的刺激直接作用于观众的灵魂,而非仅仅是眼球。
这种类型的惊悚片显然并不适合青少年观众,但18岁以上的影迷群体,完全有能力自行购票去观看。在市场中,随着这种惊悚片的缺失,观众的需求便积压了下来,一旦类似的影片出现,便有可能引发票房的爆发。
当前,部分影迷担心《731》可能会因为尺度问题而遭遇删减,甚至无法展现真正的大尺度惊悚效果。其实,这种担忧完全可以理解。如果与1988年上映的《黑太阳731》相比,电影的尺度自然不能做到相同。毕竟,1988年版的《黑太阳731》真实使用了尸体,并且对尸体解剖的描写极其直白,这种处理手法也是港片特有的做法,受限较少。而《731》则是内地院线上映,因此必须遵循内地的审查标准,虽然尺度会较大,但不可能突破电影审查的底线。因此,不能期望这部影片会在画面尺度上与《黑太阳731》媲美。
然而,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的是,观众的接受度和当年相比,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回想过去的影迷,那时的我们可能对直接的血腥暴力毫不在意,甚至目不转睛。但如今的青年,是否还能像我们那时一样勇敢地面对这种直白的暴力场面?因此,对于年轻观众来说,稍微收敛的惊悚内容可能更适合他们的口味。
至于电影是否会在上映时掀起一股民族情绪的高潮,事实上,这并不是它票房成功的决定性因素。尽管《731》可能包含一些民族情感,但这一点并不足以成为它票房爆发的核心原因。在这一类题材的电影中,类似的情绪传递并不稀缺。《731》的真正独特之处,在于它所展现的惊悚尺度和历史的恐惧感。正因如此,我们不妨静待这部电影的上映,看看它是否能成功打破市场空白,带来一场票房狂潮。
(文/马庆云)
发布于:福建省杨方配资-股市如何加杠杆-炒股杠杆10倍-投资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